作者:霍尔德科技 更新时间:2024-11-07
淡水养殖中要管理水质的话,就要从水体的颜色、增氧的工作、药物的调控和饵料的投喂等方面进行。水体要保持黄绿的颜色,定期用增氧机为池塘进行增氧,使用生石灰等来进行水质改善,投喂膨化颗粒饵料防止污染。
淡水养殖十一项水质管理参数及限值:
1.PH值:淡水养殖适宜范围为6.5~8.5
2.溶解氧:淡水养殖水体的溶氧量应保持在5mg/L以上,溶氧高于12mg/L,表明水中氧已过量,此时鱼虾易得气泡病。
3.氨氮: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氨氮浓度应小于0.2mg/L
4.亚硝酸盐:养殖水质亚硝酸盐的含量应小于0.1mg/L
5.硫化物(硫化氢):我国《渔业水质标准》中规定硫化物浓度(以硫计)不超过0.2mg/L
6.余氯: 水质中余氯的浓度应小于0.02mg/L
7.铜: 铜≤0.01mg/L
8.铬: 铬≤0.1 mg/L
9.总碱度:水产养殖水质合适总碱度范围约在75-200mg/L之间
10.总硬度:大多数淡水鱼、温水鱼适宜的水质总硬度在50mg/L左右
11.总铁: 根据GB3838—2002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,水体中铁限量值为0.3mg/L
淡水养殖水质如何管理?
1.水体颜色
淡水养殖水质的颜色变化代表着整个池塘的水质的变化,理想的鱼虾等的养殖池塘颜色应该是一种淡淡的黄绿色或青褐色,是由在水体中自然发酵的肥料所催生出来的硅藻所形成的颜色,如果颜色不对要及时换水进行调整。
2.定期增氧
随着池塘中养殖的各种生物的繁殖和发育,淡水养殖水质中的氧气含量也会变得很快就无法满足鱼虾等的需求,造成浮头甚至是翻吐等现象,发生这种情况时要及时用增氧机为整个池塘进行增氧,并定期地打开增氧机,每次增氧1-2小时即可。
3.药物调整
由于饵料的使用量会随着池塘内养殖物的生长而变得越发的大,难免会有残余物堆积下来,同时排泄物也会有没来得及降解的堆积在池水中,会造成池塘的污染,可以在池塘中适当的倒入一些生石灰或是熟石灰,调整池塘的状态。
4.饵料管控
池塘内养殖的鱼虾等一般都需要一些生物质的饵料为其补充蛋白质,但无论是动物内脏还是动物血肉都很容易腐烂污染池水,因此为了减轻池水的压力,可以使用人工配制的膨化颗粒饲料来养殖鱼虾,避免造成过多淡水养殖水质污染。
本文网址://m.thinkdipg.com/xinwen/2371.html
分光光度法检测总氮时水样如何消解(水质总氮检测常见问题)
2023-07-14多参数水质检测仪有哪些应用场景(多参数水质检测仪怎么选择)
2024-05-06水质氰尿酸的检测意义(水质氰尿酸检测国标方法)
2023-09-26水质COD检测标准(水质COD检测超标如何应对)
2022-04-24水中余氯检测标准原理(水质余氯检测干扰物及其消除)
2024-04-16饮用水高氯酸盐检测标准限值(水质高氯酸盐检测方法)
2023-05-22水质浊度与悬浮物有关吗(废水中浊度和悬浮物的测定方法)
2022-09-02山东启动入海河流总氮治理专项行动(水质总氮超标怎么治理)
2023-02-15水的硬度如何检测(水质硬度的概念)
2024-04-08水处理常用消毒剂有哪些(水质消毒剂检测指标)
2023-11-01